【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活動內容
作家簡介:
吳妖妖,跨文化,也跨領域。社會科學背景+人類學門徒+社會流行病學。
嘗試平衡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教學研究倡議並行。相信公共書寫可以促進理解,理解助於社會共好。寫作指標是國小畢業的媽媽和三嬸都看得懂。不擅文字技藝,喜歡故事直擊,練習當個傳遞故事的人。
第一場講座|後疫情時代:你感染了嗎
COVID-19大疫來襲三年後,我們的生活有許多變動,但不變的是人性的真誠與恐懼,疾病懼怕下的人性。本場次活動邀請同時經歷過愛滋與COVID-19第一線醫療工作的個管師與大家一起聊聊「從愛滋到新冠」,看到醫護人員拒診和醫護人員被視為病毒載體的歧視共感經驗,同時也邀請從篩檢諮詢到確診陪伴,長期服務愛滋領域的心理師聊聊恐懼與污名歧視的經驗怎麼在人身上發生作用。你感染了嗎?然後呢?生活會有什麼變動?經歷疾病後,我們是否成為全新的人?
時間:6/3(六)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講師:吳妖妖
與談人:陳伶雅(個案管理師)、呂昌榮(諮商心理師)
第二場講座|從《愛人的樣子》看愛滋與我們的距離
本活動邀請同志諮詢熱線顧問,同時亦是《台灣同運三十:一位平權運動參與者的戰鬥發聲》作者,與大家分享他在擔任《愛人的樣子》文稿企劃編輯過程中,所看見不同世代愛滋感染者與其相關人述說自身故事,走過不同的時光,呈現成台灣愛滋不同世代的樣貌。本場次會有選邊站互動遊戲,歡迎一起來玩耍!
時間:6/10(六)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講師:吳妖妖
與談人:喀飛(同志諮詢熱線顧問)
第三場講座|國族、性別與階級:外籍吸血鬼與「非人」
本活動邀請曾經面臨社區惡意驅離的「財團法人關愛之家基金會」進行對談,從過去社區的強制搬遷,到中老年愛滋感染者照護機構的拒收,到新冠疫情後拒絕外籍移工入境政策延續與骯髒污毒之血的想像和無國籍兒童在臺困境與現況,看被一直不被看見,未必當「常人」對待的愛滋感染者與在臺外籍非典兒童處境。
時間:6/18(日)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講師:吳妖妖
與談人:馮一凡(台灣關愛之家副執行長)
第四場講座|為愛發聲:文學電影與音樂中的愛滋
與談人跨媒材從文學作品、舞台劇、音樂劇素材中,回顧台灣不同文學作品和影像再現的愛滋切面,並邀請兩位與談人享近十年台灣愛滋事件與文學作品的對話。
現場包含朗讀讀本與影像部分播映,建議由家長陪同。
時間:6/24(六)14:00-16:0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講師:吳妖妖
與談人:陳伯杰(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關訪員督導)、小光(自由譯者、藝文節目策劃人員)
【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 |
---|---|
演出單位 | |
活動類型 | 講座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6/03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06/24 |
主辦單位 | 國立台灣文學館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
活動地點名稱 | 臺文基地 繆思苑 |
活動地址 | |
售票網站 | 【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
折扣資訊 | |
備註 |
【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06/03 14:00:00
- 活動地點:臺文基地 繆思苑
- 地址: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2023/06/10 14:00:00
- 活動地點:臺文基地 繆思苑
- 地址: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2023/06/18 14:00:00
- 活動地點:臺文基地 繆思苑
- 地址:
- 活動票價:
- 結束時間:2023/06/24 14:00:00
- 活動地點:臺文基地 繆思苑
- 地址:
- 活動票價:
【臺灣文學基地】吳妖妖駐村作家活動|《吸血鬼傳說》陽性之後—當代臺灣與愛滋生/愛之身(臺北)活動地點
臺文基地 繆思苑|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交通:
公車:211、222路線-濟南金山路口站:606、214路線-金山泰安街口站下車即達
捷運:忠孝新生站5號出口沿新生南路右轉沿濟南路二段直行可達
周遭停車場
TIMES濟南路二段($25 / 30 分鐘),距離 121公尺。
開放時間:10:00-18:00(星期一公休)
免費參觀:脫鞋入內
PS.導覽志工超級厲害,親切又博學多聞,值得尊敬。
國立臺灣文學館的臺灣文學基地(下稱臺文基),座落於臺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群中,由七棟歷史建築組成,是臺北市內最大的日式宿舍園區。
日治時期的1920年至1940年間,總督府在此陸續興建了日式文官宿舍,即現在的齊東街日式宿舍群。
戰後政府將此區沿用為中央政府官員宿舍,時任空軍副總司令之王叔銘少將也入住濟南路二段27號,往後官拜「空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等,至1992年遷出官邸為止,這幢日式老屋被以「將軍宅第」標誌。
2000年後,日式宿舍一度面臨拆遷的命運。經幸福里居民及專家學者的努力,於2002年組成「齊東文史工作室」,促成鄰近九間連棟日式宿舍的歷史建築的保留,而這也被視為「是臺北市市民重要且無價的歷史文化資產」。
臺灣文學基地於2020年轉型開幕,擴增為九棟,從原先濟南路二段25、27號擴增至齊東街53巷2-10號日式建築,及53巷12-16號幸福草地。
基地規劃:展覽、跨界展演、作家駐村、課程、講座及在地走讀等活動。
走一趟台灣文學基地,除了欣賞日式建築之美、瞭解歷史與文化的過往與今來,也能感受到臺灣文學之美。
基地內有一間餐廳:平安京Matcha One
販賣日式經典抹茶、甜點、蛋糕、輕食
營業時間:週三~週一 (週二公休)
據稱這裡是台北市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群。差不多在1912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大致平定抗日戰亂後蓋起官軍宿舍,二戰後改由國民政府的將官接手,在1993年高官老將凋零後舊房舍漸漸無人居住失修,然後幾經波折後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下存活下來,在2021年初問世公開。
雖然最早是日式宿舍,但內部結構經過國民政府將官的「改造」、又或者在後來修復時建築師不明日式建築古法的「巧思」下,有不少可能連日本人來看都會覺得詫異的四不像空間…但整體來說,以舊有建築的活化角度來看,依然是相當值得到此一遊感受舊日時光的古典空間。
而透過志工導覽員林大哥的介紹,結合自己六日那幾年輾轉住過的幾個和式房間,或是走訪過的日本老屋建築,還真有不少恍然大悟的驚嘆!像是在明治維新後日人採西式辦公穿西裝、不坐榻榻米等因運而生的接待室空間格局;總督府規定架高至少60公分(2尺)的干欄式架高;榻榻米鋪設的規範(比如治喪時會有專用的鋪法)…突然覺得知識層面意外地大有斬獲~~
免費入場,環境和建築維護得很好,工作人員和志工都很客氣友善。紀念章是建築物的分割畫面,分開蓋和合起來蓋都滿好玩的,不過人少的時候才能悠閒的蓋。裡面介紹台灣文學的方式除了展覽以外,還配合電視劇播放,很吸引人,製作了文學創作和影視產業的結合年表,還有書籍供人自由閱讀,是適合帶愛閱讀的高年級小朋友來的地方,裡面有空調,榻榻米和坐墊,空間很舒適,有喜歡的書可以待上好幾個小時沒問題。喜歡日式建築和閱讀的人可以安排半天的時間來此一遊。
與周邊建築形成對比,緊鄰街道的日式建築與刻在木板上不同作家的詩首先吸引了目光。
適合喜歡閱讀詩的人一一拜讀,體會作家文筆與想傳達的意境。
當天下著毛毛細雨,基地內參觀民眾沒有想像的多,顯得格外的寧靜,像極了都市叢林中的世外桃源。
古色古香的建築與碎石庭院,每處都是殺底片的網美景點。
基地內保留著七棟日式宿舍群,可供場地租借,適合舉辦講座、工作坊、課程與展覽、讀書會、訪談、跨界表演、戶外活動等等
參觀時剛好遇到有人準備著訪談場佈與小型讀書會,正熱烈討論著。
歷史氛圍中,透露著滿滿生氣。時間彷彿慢了下來。
最有印象的是在踏入其中一棟建築-文學厝,滿地的塌塌米與木頭隔間,日式氛圍席捲而來。
其中一間隔間內,地板上放置著書櫃,櫃上擺放著絨毛娃娃的布置,很適合親子一同閱讀的小天地。
轉向其他隔間,擺設著懷舊時光的沙發與打字機、收銀機等,充斥著滿滿的古早氛圍。
而這次十分幸運的是,一踏出文學厝後,基地內志工很熱情的告知有免費導覽可以參與。
導覽時間為星期六日的下午兩點到三點。
導覽的建築為齊東舍,位於大門入口處的左手邊。有著碎石庭院的建築。
導覽人員專業的解說與生動的互動,介紹著文學基地的今昔對比,周邊環境,日式建築與待客等等的考究之處。
答對問題,還有小禮物可以拿,著實燃起大家答題慾望。
極力推薦給喜歡文學、歷史、建築等等有興趣的人來走走👍
看圖片是有7間日式建築在這裡,服務人員很親切 也會適時的做重點導覽,建築物理還可以聞到檜木的香氣,建築文物展和當下的文學主題展覽都規劃的很用心,這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
走進台灣文學基地宛如走進了時光隧道中一般,日式老宿舍、石子路,陽光篩落建築間的樹葉,不僅充滿詩意,在此散步還能感受到一番幽靜。台灣文學基地建築由7棟日式的房舍改建組成,包含悅讀館、繆思苑、創作坊、齊東舍、展覽廳、文學厝以及知名抹茶店Matcha One進駐的空間,7棟各有不同的主題與功能,串連了文學的各面向。
前身為齊東詩社的「台灣文學基地」,位於台北市濟南路和齊東街之間、鄰近捷運忠孝新生站,是台北市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群,共有7棟歷史建物,占地達350坪,深具重要文化意義。
台灣文學基地座落的齊東街,在清代時,多用於運送煤炭、米糧等民生用品;而日本時期的齊東街日式住宅區被稱為幸町職務官舍群,約建於1920年代至1940年代,戰後國民政府則是將此區沿用為中央政府官員之宿舍群。乘載著過去台灣的歷史與記憶,2006年此處終被指定為文化資產,2009年則由文化部修繕此處,並將這座重要的建築命名為「齊東詩社」,由台灣文學館經營,並於2020年轉型為「台灣文學基地」。
帶有風味的日式宿舍建築,華麗變身成為創新文化傳承的文學基地,有好幾個獨立的建築,各有不同特色或展覽,還有保留美麗的樹屋精神,走在屋內聞著木頭香、榻榻米香很舒服的感覺。
周一公休日,同時也是我的休假日。
因此一直沒有機會來參觀!
碰巧有假落在不是星期一,
終於讓我如願以償!
這地方非常值得來走走逛逛,
細細品味!
特別選了文學基地和旁邊Matcha One齊東店都有開的星期三來,很幸運的是今天剛好有團體預約導覽,詢問現場工作人員,我們可否旁聽,得到同意後,就跟著專業導覽員走,聽聽這裡的故事,真的比自己走馬看花的有趣多了...
整理的很好的空間,雖然多數的建築是翻新的,但也保留了不少日式原貌
免費入場,是個非常具有文學以及藝術氣息的場所,有分成幾個不同的館,可以參訪以及在裡面簡單閱讀,不妨抽個假日來走走,徹底增加自己的文學與心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