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活動內容
時 間:112年6月4日(日)下午2時30分
地 點:臺灣音樂館2樓(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主 講:黃國超、李志銘、王信凱、李立劭
活動簡介:
人類學視角下的《李哲洋談樂錄》與民歌採集
李哲洋在臺灣音樂史上是個非典型的學者,他的音樂之路崎嶇坎坷,卻充滿色彩。1960年代他是臺灣民歌採集的先驅者,1970年代翻譯了多部音樂專書,並主編了近20年的全音音樂文摘,影響臺灣愛樂者甚眾。
他主張音樂研究不能脫離社會及教育。離世之後他留下了70大箱珍貴史料。
講座將從『李哲洋談樂錄』這本新書開始,聊聊這個人,這個時代,這些音樂,這些被遺忘的歷史。
本場講座將以座談的形式,搭配珍貴的歷史影像及聲音檔案,與現場觀眾分享歷史經驗。
講者及演講主題:
講者∣黃國超 教授
由李哲洋談樂錄出發,分享鈴鈴唱片老闆洪傳興從事商業出版的田野研究甘苦談,作為學術圈音樂採集的對照,兼談花東地區原住民部落歌曲及其時代意義
講者∣主編 李志銘
解析《李哲洋談樂錄》人類學式的文字風格與音樂書寫,並且導讀《全音音樂文摘》記載李哲洋帶領藝專學生調查花蓮阿美族奇美部落音樂的田野實習案例
講者∣古殿殿主 王信凱
由聲音檔案來看李哲洋及相關之田野採集與歷史解讀
講者(兼主持)∣李立劭 導演
李哲洋的影音人生
講者介紹:
黃國超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專擅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及文化研究.後殖民理論,近年來致力於山地歌曲卡帶、部落歌手、林班歌謠的訪談與調查。
李志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
王信凱
古殿樂藏殿主,文化大學史學系,佛光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曾任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從小對於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有無比熱愛,三十餘年的聆樂歷程中,想要與他人共享聲音的樂趣,致力於保存黑膠聲音的轉錄及蒐集,目前致力於歷史聲音檔案的研究推廣。
李立劭
紀錄片導演,李哲洋長子,作品曾獲金鐘獎,金穗獎, 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並入圍金馬獎及其他國內外影展,擅長探討歷史邊緣議題及人物,主要作品《滇緬游擊隊三部曲》《我那遙遠的呼喚》《獨舞者的樂章》目前正展開家中的考古行動。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報名方式:自5月4日上午9時開放預約報名,限額50名。成功報名者,
活動當日請於下午2時20分前報到,之後將開放現場觀眾候補進場,謝謝!
*凡參加者,將可獲得紀念小禮品。公務人員、教師全程參與者,核發學習時數2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到時填寫資料)。
*由於場地為一圖書資料館,故對入館民眾攜帶物品進館有所限制。可攜入館內的背包、手提袋以不超過26公分乘以19公分為原則。入口處並備有可上鎖之置物櫃,供民眾使用。如有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包涵。
*更多相關資訊隨時更新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異動的權利
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 |
---|---|
演出單位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
活動類型 | 親子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6/04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06/04 |
主辦單位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臺北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2樓 |
活動地址 | 111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
售票網站 | 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
折扣資訊 | |
備註 |
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06/04 14:30:00
- 活動地點: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2樓
- 地址:111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 活動票價:
臺音講堂《李哲洋談樂錄II》活動地點
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2樓|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聽名字本以為是棟中式老建築…到了現場後才發現原來是棟充滿設計感的新建築,不管館外館內,看起來都十分新穎與氣派😳
鄰近捷運站 🚆旁邊也有unlike 據點 🚴♀️ 交通還算便利。
今日在大表演廳看<第十二夜>,坐在三樓中央,還算清晰,但俯瞰覺得與演員少了些互動感(少有眼神對焦…)
不過瑕不掩瑜,之後有機會還會再來🌟 …
【臺語漢字】
頭一擺來臺灣戲曲中心就是來看臺語舞台劇「in ê sing-ua̍h」(華語:他們的生活),所以想講用臺文寫評論。
這个所在無大,毋過是一个散步的好所在,推薦予逐家若是有閒,買一張票去看一場家己有心適的戲,相信毋但會使培養家己的藝術感,嘛會當用實際的行動支持著咱臺灣在地真濟足好的劇團。
【POJ】
Thâu chi̍t-pái lâi Tâi-oân hì-khiok tiong-sim tiō sī lâi khòaⁿ Tâi-gí bú-tâi-kio̍k "In ê seng-oa̍h", só͘-í siūⁿ kóng iōng Tâi-gí siá phêng-lūn.
Chit-ê só͘-chāi bô tōa, m̄-kò sī chi̍t-ê sàn-pō͘ ê hó só͘-chāi, thui-chiàn hō͘ ta̍k-ke nā-sī ū-êng, bé chi̍t tiuⁿ phiò khì khòaⁿ chi̍t tiûⁿ ka-tī ū sim-sek ê hì, siong-sìn m̄-nā ē-sái pôe-ióng ka-tī ê gē-su̍t kám, mā ē-tàng iōng si̍t-chè ê hêng-tōng chi-chhî tio̍h lán Tâi-oân chāi-tē chin-chē chiok-hó ê kio̍k-thoân.
【TL】
Thâu tsi̍t-pái lâi Tâi-uân hì-khiok tiong-sim tiō sī lâi khuànn Tâi-gí bú-tâi-kio̍k "In ê sing-ua̍h", sóo-í siūnn-kóng iōng Tâi-bûn siá phîng-lūn.
Tsit-ê sóo-tsāi bô tuā, m̄-kò sī tsit-ê sàn-pōo ê hó sóo-tsāi, thui-tsiàn hōo tak-ke nā-sī ū-îng, bé tsi̍t tiunn phiò khì khuànn tsi̍t tiûnn ka-tī ū sim-sik ê hì, siong-sìnm̄-nā ē-sái puê-ióng ka-tī ê gē-su̍t kám, mā ē-tàng iōng si̍t-tsè ê hîng-tōng tsi-tshî tio̍h lán Tâi-uân tsāi-tē tsin-tsē tsiok-hó ê kio̍k-thuân.
【華語】
第一次來臺灣戲曲中心就是看臺語舞台劇「他們的生活」,所以想說用臺文寫評論。
這個地方不大,但是是個散步的好地方,推薦大家如果有空的話,買張票去看一場自己有興趣的戲,相信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藝術感,也能用實際行動支持臺灣在地許多很好的劇團。
帶著父母第一次來到台灣戲曲中心,為了看與支持「台灣豫劇團」演出的「慈禧與珍妃」,精湛的演技與重現歷史的真相與意義,很令人動容落淚,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很棒的場地與設計:)
希望政府能重視與推廣中華文化傳統教育。
#勿忘本
#勿數典忘祖
#勿忘國恥
#八國聯軍
#甲午戰敗
#日本侵華
#中華民國
2021年的最後一天到這裡來看臺大戲劇系的畢業製作<<未來簡史>>,因為球隊的美眉是女主!附近有點荒涼的感覺,在寒冷的冬天顯得特別哀傷,裡面動線有些複雜,還是說一般劇場都是這樣我不確定,剛好坐在比較高的位子或許可以看到有一些下面位子看不到的細節,總之,恭喜豆花完成畢業製作,之後的聯賽也要繼續加油噢~
鄰近捷運芝山站,去的當下剛好無節目演出;建築外觀造形簡約俐落,磁磚紋理獨特,以各種深淺灰色系為基調;一旁還有「臺灣音樂館」免費參觀
第一次到訪,整體環境看起來很不錯,也很乾淨、有質感。除了地板的燈光效果,還有看起來像是用風能?來推動轉換聲音的神奇裝置藝術~
場地位置 稍嫌小了一點 座位前後距離比較窄坐起來不太舒服
廁所,飲水機,太少離表演場廳出口太遠,帶位服務人員非常熱心 有親切感有服務熱誠 很優
舞台劇的空間還蠻寬敞的,
廁所也蠻乾淨的
是個不錯的藝文表演空間。
場內無法喝水、飲食。
有大展演廳和小展演廳, 設備新穎,
大展演廳約800座位,
小展演廳約100座位 ,
交通部分,離芝山捷運站1號出口走路約5分鐘。
非常顯眼的三棟建築物
建築物外觀很有現代性的風格
設計簡約俐落很有美感
是個好拍照的景點,蠻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