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 – 臺北市藝文活動

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活動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於2004年起設置「臺灣工藝之家的評選要點」建立工藝家認證制度,甄選出具卓越表現的「臺灣工藝之家」遍及臺灣各地,成為各地方的工藝文化據點,肩負著臺灣在地工藝文化的傳承與推廣。臺灣工藝之家林文嶽陶藝師,自退伍後回鄉,投入水墨與陶藝的整合創作,開發出結合台南白河在地蓮蓬灰與溫泉泥的《白河白》、《關嶺青》釉色,在繪畫與窯燒來回反覆對照,修正、累積經驗30年來不曾間斷。展覽以「自然‧至燃」為題,描述創作者之心,是其投入水墨與陶藝整合創作的體悟,自然的一景一物、畫意中的生命流動,匯集於一支畫筆沾取礦物釉彩,每一次用筆都同時調和了1200度窯燒過程裡的釉色變化。

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中華民國)白河陶坊工藝社
活動類型展覽
活動起始日期2023/03/30
活動結束日期2023/09/03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
    活動縣市臺北市
    活動地點名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活動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售票網站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售票網址
    活動來源網站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折扣資訊
    備註

    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活動場次資訊

    活動時間:2023/03/30 09:30:00
    • 結束時間:2023/09/03 17:30:00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 活動票價:

    自然•至燃—筆墨云硘 林文嶽創作展活動地點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1]willy chen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天壇意象】《市定古蹟》原科學館建築外觀特色之一,即為有三層綠釉琉璃瓦「重簷攢尖頂」,北京紫京城天子祭天的天壇「祈年殿」即為此屋頂型式,乃皇權象徵~
    本建築規劃三重屋簷攢尖頂的天壇意象符號,蘊含當時國民政府訴求其具有自由中國法統「正當性」的政治意涵。

    [2]香卡蘭納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優雅的建築🎉!也許你住台北很久!看到這張相片,您 造訪過了嗎?! …

    [3]林敬修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裡頭的展品很值得慢慢欣賞,不論是國內的創作,還是國外的創作,都是認識及欣賞工藝的好契機。展示廳都很開闊,是個免費參觀的好景點。

    [4]曾聰明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2023/4/3日到訪,目前只有一樓陶藝作品開放,樓上的餐廳據工作人員說:五月才會重啟營業。
    今天到訪,上傳讓人驚豔和印象深刻的工藝作品。感謝學芳經理招待茶水,記得加Line好友,拿小禮物壓縮毛巾喔!疫情緩和,不妨來個知性之旅吧!

    [5]郭盈芬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常常經過從來沒參訪過,很驚喜的展覽內容,建築物本身的探索也很有意思,可以到高樓層享受環景視野

    [6]jack lin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位於南海學園內 原為科學教育館 現為工藝研發中心台北分館

    [7]J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這建築好漂亮 但一直關閉 到底什麼時候開啊

    [8]Han-hsiang Chang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台北人,小時候的回憶,只是當時是科學類,現在偏藝文展示。5、6樓環狀觀景平台,有可看性,景觀不錯!有一點點....上海 mercedes benz arena微縮小版的觀景感覺,一個看上海灘,一個看台北城。

    [9]風之玉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為於南海學園裡,附近有植物園,228國家紀念館,藝術教育館,國家歷史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可以安排一日遊,夏日炎炎,不想曬太陽又想出門走走看看展,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上午10:30跟下午2:30各有一場免費導覽,導覽志工會很熱心仔細的介紹展品,來這裡參觀不要錯過導覽的機會唷~

    [10]andrea ji關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評價:

    長期整修、閒置後,近來啓用,一看怎麼放學時在廣場遊玩的小朋友和家長都不見了。
    原來是展出單位會跑出來室外趕人,說整個戶外空間是私有的。
    不管你宣稱自己是文教區、風景區或機關用地,開放空間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依法開放供公眾通行或休憩。
    各位家長和小朋友,你們可以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