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 – 臺北市藝文活動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活動內容

古畫發展如一部精彩的交響樂章,藉著人物、花鳥、山水等畫科的典範風格,組成幾項重要主題,並在歷史脈絡中加以變奏。
人物畫的典範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間,經由顧愷之與吳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畫典範的成形約五代(907-960)之時,而且寓含著地理區域特質。例如荊浩、關仝畫出北方山水風貌,而董源、巨然則有江南水鄉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畫方面,四川的黃筌與江南的徐熙也形成兩個不同的典範。
宋代(960-1279)山水畫中的范寬、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範基礎上推陳出新,成為新的典範。宮廷畫院在宋代藝術帝王的倡導下,發展出空前盛況。當時的畫家講究對自然的觀察,並添加「詩意」以增強繪畫的內涵與意境。對實物的興趣促成了建築、船車等以器械結構為主的繪畫類型,使其在十一世紀後躍上繪畫的舞台。詩意的強調,則於南宋時期發展出書法、詩文、繪畫三者互相搭配的冊頁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將藝術的表現概念擴展到「形似」以外的範疇,文人畫開始成為一種新的風格。
元代(1279-1368)的文人畫則由趙孟頫、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以復古為標的,並因復古而有更為多元的風格表現。這些風格逐漸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後仍維持著持續的影響力。
明代(1368-1644)以後,不同地區的風格特色,成為藝術發展脈絡中的重要環節。蘇州的「吳派」從元四大家演化出優雅的文人風格,以浙閩畫家為主的「浙派」則自宮廷繪畫中發展,將南宋的典範變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與稍後的王時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著在對古代典範的「集大成」中,以筆墨再造自然,形成影響深遠的「正統派」。
清代(1644-1911)帝王在推崇「正統派」作風之餘,也包容歐洲傳教士所帶來的西洋畫法,立體與透視成為對古老典範的新詮釋。宮廷之外的揚州則有標榜著「怪、奇」的一批畫家在高度商業化的市場中活躍。他們的筆墨與形象針對「非正統」的典範而發,而自己也成為後世追求變革的典範依據。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活動類型展覽
活動起始日期2023/03/30
活動結束日期2023/06/25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協辦單位
    活動縣市臺北市
    活動地點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
    活動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
    售票網站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售票網址
    活動來源網站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折扣資訊--
    備註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活動場次資訊

    活動時間:2023/03/30 09:00:00
    • 結束時間:2023/06/25 17:00:00
    • 活動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
    • 活動票價:優惠參觀券+150;團體參觀券+320;普通參觀券+350;至善園+20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活動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1]Maggie Lin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和乾淨的人來往……和懂你的人共度一生……!😊
    順便祝大家“七夕甜蜜蜜喔!”♥
    ………………………………………………………………………………
    有事到台北……搜尋附近景點~發現離故宮滿近的!
    剛好很久沒拍旗袍……看到“至善園”古色古香的景觀~雖然下著雨~還是帶著旗袍出發!✌😁
    上次到故宮……應該是十幾歲的時候!(年代久遠
    ~已不可考!)😂後來因為陸客愛去……就不會想再去!
    這次去……心裡兩個方案~如果下大雨就進故宮看文物/如果沒啥雨先到至善園拍照再看時間有沒有多!
    一下車直奔至善園……一進園被景觀吸引~也太美了吧!♥
    小橋流水ˋ迴廊ˋ青翠的樹林……古色古香拍旗袍太適合了!
    重點是平常日沒啥人!開拍!😂
    (至善園目前免門票喔!)♥

    [2]方外人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至善園」座落在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國立故宮博物院側邊),佔地5687坪,建造於1985年。搭乘大眾運輸,公車:搭乘小18、小19、紅30、213、255、255(區間車)、304承德線、304重慶線至故宮博物院站即可到達。捷運:搭乘淡水線捷運至士林站,轉乘255、304承德線、304重慶線、小19、紅30至故宮博物院站即可到達,交通很方便。
    整個園區仿造宋代建築結構的庭園,依據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為藍本規劃,彷彿是博物館庭園的內院。至善園設計藍圖為王羲之的八大勝景:蘭亭、籠鵝、曲水流觴、松風閣、水榭、碧橋西、洗筆池,及招鶴聽鶯等古色古香的景點,顯現古代典雅的造景,表現宋代精緻的藝術,一窺中國庭園與書香氣息的風貌,若能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或許會覺得更貼切。在欣賞怡人景致之餘,亦可「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品味一下古人的生活情趣,譬如「曲水流觴」亦即漂浮酒杯的彎曲水流,感受當年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很適合全家休閒中寓教於樂,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及教育。

    [3]Ying Lin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很久以前,入園要收門票,現在免費入園。懶看故宮國寶的朋友,也能來看免費活山水!
    國人故宮門票150元,。故宮+至善園=陶冶性情的淨化靈魂之旅。
    站在故宮古文物面前,無盡的佩服與崇拜,生命只剩謙卑;臨見至善園內多株高聳氣勢非凡的大樹,樹下感受悠然的庇護之愛,剎那間我成了樹下淘氣的頑童,方吋之間,充滿感謝!
    如從正門進入,可以感受巨龍造型的風雨走廊順勢盤踞,像極龍蟠護佑前來遊客安全。松風閣區,是我最喜歡的,居高瞻全景,很是暢意!
    至善園提供古典的四季之美,推薦大家前來。
    愛美的朋友,粉紅、白、天空藍色系的服飾,很適合來此美拍古典風格照。

    [4]張家銓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至善園
    園區環境舒適又乾淨,有許多遮蔭,就算夏天前來也能減少暑氣。有無障礙設施,可以推推車前來。有很多人在涼亭或園區的椅子上野餐、看鵝、賞魚,氣氛悠閒,充滿人文氣息。

    [5]sunny lu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饒有古味的花園庭院,蘭亭.松風閤.籠鵝.碧橋溪水榭.九曲橋,龍池,這些仿宋設計,來自書法家王羲之於文章中的花園景像所建造而成!
    整個庭園,古色古香;不管是在松風閤遠眺,或是在蘭亭中與仙鶴為伴,又或是園內在園內賞櫻,觀看池中流水魚群,這些幽靜的畫面,彷若山水畫!
    至善園離城市不遠,但卻讓人暫離塵霄,陰天中的迷幻至善園別有詩意,陽光調皮的時出時躲,兩樣風情,都讓人心曠神怡😊
    現入園免費,大家可利用假期,多多走走👍 …

    [6]Ming Wu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國立故宮博物院外圍右側
    #古色古香庭園梅花綻放
    門簷有手工縷刻木飾,門口一棵盛開的梅花,低垂的枝椏和小花搭配古色古香中式建築,濃濃的古樸風
    至善園座落於外雙溪故宮博物院右側,為傳統中式庭園,園區景觀依照書法家王羲之作品做為設計藍本,分別為蘭亭、籠鵝、流觴曲水、碧橋西水榭、洗筆池、華表招鶴、柳岸聽鶯及松風閣八大勝景
    園內的景致極富人文氣息,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讓人彷彿置身宋明時期之庭園,引人發思古之幽情,帶給遊客怡然自得的新感受
    _部分訊息來源:網路 Blog
    梅花 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梅花梅花 冷冷的天 開好開好 好美呀
    就已經寫有公告:魚池的魚不要用餅乾、吐司餵食
    一些年長的人就是不識字嗎?看不懂繁體中文字嗎?能不能自愛一點阿,拜託!!
    『魚池的魚不要用餅乾、吐司餵食』
    『魚池的魚不要用餅乾、吐司餵食』
    『魚池的魚不要用餅乾、吐司餵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๑•́ ₃ •̀๑) 至善園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7]Bell Deng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111/1/2
    意外發現池畔的白梅開了,疏疏淡淡,似有若無,碧波蕩漾,激起浪漫的漣漪,冬天的腳步遠了,人們開心地迎接春日好時光~
    .
    .
    把握元旦連假最後一天,沿著士林官邸—陽明山—原民公園—至善園尋找落羽松的蹤跡,意外發現好多美景,覺得台北人也太幸福,四季皆風景🌺
    .
    .
    歡迎到我的IG發摟更多即時資訊:bw_couplelife / B&W小夫妻

    [8]Elaine Shou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園區環境舒適又乾淨,有許多遮蔭,就算夏天前來也能減少暑氣。有無障礙設施,可以推推車前來。有很多人在涼亭或園區的椅子上野餐、看鵝、賞魚,氣氛悠閒,充滿人文氣息。

    [9]Odin Weng (cateyes)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從小到大的回憶,從以前還需要入園清潔費的時候,覺得還蠻好玩的,園內還可看到孔雀。現在入園免費,但少了回憶,也沒有魚飼料販賣機了。但不變的是一樣的風景,一樣的涼亭,還有逝去的記憶。

    [10]閻瑞彥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評價:

    很精緻的小公園,樓閣平台都實木打造,有大小池塘錦鯉肥美,平日可停在故宮停車場每次計費50, 免門票很划算的休閒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