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 – 高雄市藝文活動

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活動內容

逍遙園建於昭和14年(1939),為日本真宗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在台灣之別館。逍遙園具有日治時期建築美學之特色,空間複雜且兼具日式及西式建築風格與元素,除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外,且見證時代與人文意涵,富含歷史文化價值。 大谷光瑞為著名日本宗教家與探險家,與大正天皇為連襟兄弟(皇后為大谷光瑞夫人之妹),曾於1940-1945年間擔任台灣總督府內閣參議,參與國家重大的經濟決策。昭和15年(1940)高雄新邸逍遙園落成啟用,設立目的為: 1、作為大谷光瑞在台灣發展農業與門徒教育的訓練基地。 2、作為大谷光瑞擔任政府要職來台短期居所與寫作的避暑別莊。 3、作為日治時期南台灣西本願寺勢力的分駐所。 4、選擇高雄市作為台灣進出南洋地區的重要門戶。 一、外觀特徵: 建築量體則依現況具有居住機能的特色,附屬於全體建築核心量體的西南角,屋頂變化豐富,其空間構成邏輯完全使用日式木構造的法則。進入此起居空間之動線以一外露之RC樓梯連結,有別於另一邊以內部樓梯進出之公共空間。 各建築量體間夾出的小空間則以露臺來填補,此類空間出現在本館東側,包圍核心量體的大半部,使得各量體間得以透過露臺聯繫,露臺全部由木材鋪設而成,做工精緻,建築美學與景觀用途,屋頂鋪設的瓦片則是精緻的合興窯黑瓦。 二、室內特徵: 1. 具備傳統日式住宅中無平面中心性的特質,即沒有中庭空間。 2. 擁有昭和時期中廊下型的特徵,全區空間可被區分為三大範圍:社交待客空間、服務空間及日常起居空間。日常起居空間有一側廊與外部空間串聯。 3. 由於別邸主人有留學海外之背景,並具備日本貴族身份,因此社交待客空間、日常起居空間的陳設皆出現和洋融合之現象。
展覽以七大單元為脈絡介紹逍遙園,包括「大港埔歷史沿革」、「陸軍八〇二醫院與行仁新村」、「逍遙園建築之美」、「逍遙園搶救保存過程」、「逍遙園創建背景」、「大谷光瑞生平」及「現地展示」。而展示實體中,「大谷家徽」、1935年出版「台湾島の現在」,還有市松紋壁面及網帶天井等特殊的建築工法。

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活動類型展覽
活動起始日期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31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
    活動縣市高雄市
    活動地點名稱歷史建築逍遙園
    活動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一路55巷15號
    售票網站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售票網址
    活動來源網站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折扣資訊
    備註

    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活動場次資訊

    活動時間:2023/01/01 11:00:00
    • 結束時間:2023/12/31 17:00:00
    • 活動地點:歷史建築逍遙園
    •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一路55巷15號
    • 活動票價:

    歷史建築逍遙園常設展活動地點

    歷史建築逍遙園|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1]愛瑪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這是一個重建後的歷史建築(原建築建於昭和14年,距今約83年前)2017年開始整建,耗時3年,花費1億的重建,近期IG打卡景點時常可見到它的身影。
    免費,而且位在高雄市中心,鬧中取靜的和洋建築逍遙園,這個地方可能很多高雄人也沒去過,大宅院大池塘,前後都有廣大草地,很適合來散步。
    特別的是一樓有一個有冷氣的防空洞,裡面可以看簡報,建築的後方的牆面是熱門的拍照打卡景點,二樓要脫鞋子,這裡重現了當時的屋主大谷光瑞的起居空間,大廚房大餐桌,這個就是當時的豪宅,來到這裡有種在日本參觀老房子的感覺,踩在榻榻米上,看著和風的花飾,很放鬆,建築很值得一逛。
    你想要探索更多的逍遙園故事的話
    假日有定期導覽可以來走走逛逛
    怎麼到逍遙園呢?
    捷運信義國小站1號出口,大概走三四分鐘就到大門口了,如果是開車旁邊就有一個收費的汽車停車場(園區沒有停車場)
    我有拍影片,可youtube搜尋:
    愛瑪小廚房 逍遙園

    [2]dandel chang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算是市中心保存非常完整的古蹟,旁邊有個停車場,停車超方便,也近捷運站,走路大概2分鐘,週邊也有些咖啡店,據說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西本願寺)第22代門主大谷光瑞的熱帶農莊、避寒與度假用的別墅,於戰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1949年7月,農園土地與四座建築由「國防部陸海空軍第二總醫院」(陸軍802醫院)接收,作為軍眷之居住區,由院長命名為「行仁新村」,初期幾任院長均以逍遙園別邸作為官舍之用,但未曾擴建。隨著人口不斷移入,別邸建築周遭農地遂建成高度密集的眷村。該建築物曾經屬於「行仁新村」之眷舍,因年久失修而有坍塌之虞,於2017年8月中旬開始為期3年的修復工程,2020年11月1日開放參觀。

    [3]睦子黎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逍遙園位在高雄市新興區,在信義國小捷運站附近,徒步幾分鐘就可以到,參觀完全免費,位置非常神奇,隱藏在住宅區中,如果不是當時文博會的集章活動還真不知道有這麼棒的歷史古蹟!非常壯觀的日式建築,庭園與池塘修剪地非常好看,日式與西式雜糅而成,又加入了佛家的元素,建築整體牆面、磚瓦皆為綠色建材,獨特又清雅,與逍遙園一名想當契合;而建築內部也相當令人歎為觀止,上到二樓進入必須在應接室脫鞋,參觀的過程中彷彿親眼見證了過去時光中屬於它的風華絕代,每一個地方都充滿了故事,特別喜歡炊事場的灶台與食堂,依稀能夠窺見當時的繁華與煙火氣;文宣的小冊子做地很好看,有中英日三種語言版本,裡面不但介紹了逍遙園的歷史,還有展區地圖還有建築內的每個房間正確的名稱,看了冊子1940開園至今曾一度毀壞,還差點被拆遷,是當地居民四處奔走請願最後才成功保留至今,經過用心的修復,才能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這份對歷史的敬愛令人敬佩,整體來說是很棒的參觀體驗。

    [4]羅祺智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住高雄的我們,本來是被逍遙園的路牌吸引,一直覺得很陌生的地方,但又感覺是高雄景點。於是趁國旅補助的尾端,住飯店,再來個高雄特殊景點之旅......
    進入逍遙園要在17:00前,星期一休園,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大庭院、大水池、日式建築的大房子。隨著參觀動線有防空洞,跟販賣部,特別是2樓可以拖鞋參觀。重點是有冷氣,有冷氣,有冷氣。真是太貼心了。連防空洞都有冷氣及介紹投影機喔!
    2樓可以更貼近這棟豪華的日式建築,內有榻榻米區及一些古代日本裝潢,彷彿時間倒流過去,穿梭時空。您也可以說是僞出國.....簡單的說就是古代日式豪宅。
    庭院的建築外牆也很好拍照,很適合拍網美照,廁所也很乾淨。維護人員親切。

    [5]MIFFY HO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隱匿於塵世中的百合花~~~~逍遙園]
    曾經,圍籬深鎖,
    隱匿在車水馬龍的六合路上。
    走進鬧中取靜的園子,
    不大,卻處處有驚喜。
    一樓的陳列室有今昔對照的相片、建材和器具,
    遺留的殘跡,相比修復後的模樣,
    看得出對歷史的尊重。
    特別的是防空洞,說明當時二戰的背景。
    二樓起居室,也不似一般日式建築,
    和洋混合的元素,處處可見。
    比較特別的是天花板和壁面,
    有不同花紋的竹編、木編的裝飾。
    如果對歷史有興趣,細看說明,或假日導覽,
    可花個半天時間。
    若走馬看花,拍拍照,一小時足夠。
    記得是三月,上班途中跑去參觀,
    有點匆忙,素材不夠,便一直擱置。
    漫長的疫情,禁足愛國,
    只能整理舊資料發表。
    逍遙園在捷運信義國小站,交通方便,
    但園區不大,屬於順遊的小景點。
    繁忙的都市中,留一片清境,實屬難得。
    逍遙園,就像在喧囂中,
    盛開的百合,
    兀自芬芳.......。
    [逍遙園]建於1939年,是日本華族~~大谷光瑞在台灣的別墅。
    光復後,作為軍眷之居住區,由院長命名為「行仁新村」。
    因年久失修有坍塌之虞。
    當地居民請願保存,歷經3年的修復,2020年11月1日開放參觀。

    [6]Dantanini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小時候住高雄這麼久,都沒注意到有這麼個地方,後來才知道是整修過了,以前雜草叢生不太會注意到,整修過後現在是一個很清幽的日式小景點,進去有很多歷史資訊牌可以看,彷彿時空穿梭到了 1940 年的台灣,並隨著前人腳步一步一步走回現代。
    參觀園區不用錢,附近有停車場,停車方便,裡面隨便拍都蠻好看的,是一個網美景點。
    逛的過程可以看裡面的各種介紹,了解到當時的居住環境還有日本人的一些居住習慣,滿有趣的。
    另外也可以認識到大谷光瑞真的是一個相當有錢的人呢XD

    [7]張英琳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如果沒去注意,真的路過經過會不曉得的有這個地方,是了解一下歷史的地方,旁有公有停車場,免費參觀的地方,門口有一顆老欉土芒果,無敵高大,進入園區,有一水池,旁有洗手間,整個園區非常的乾淨,經過政府的搶修工程後,變得不一樣。不只拍照美,也有定時的解說員解說館內的一段歷史古蹟文化,2層樓的建築,上2樓需拖鞋入內,裡面有冷氣,讓人很舒服,裡面當時此屋主人大谷光瑞的史蹟,當時此屋主人為何會選擇此地,是因為當時802軍醫院及火車站都是在附近,後來802醫院才遷移的,此地值得來走一回。

    [8]Ho Jin H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在市區林立間的日式建築,適合老人小孩走走曬太陽。
    門口旁有免費機車停車場,走個幾步就到入口,不用擔心還要走好遠流的全身汗。
    門口有警衛與工作人員,在烈日下為遊客把關體溫及手部消毒,相當辛苦。
    室外有寬廣的草地供遊客拍照熱熱身,怎樣拍都好看不用別人教。
    室內有許多導覽介紹建築由來與結構,重要的是連防空洞都冷氣放題!!放題!!放題!!
    一個人來訪最快半小時可逛完整個園區,整體的腹地不大,但能在市中心看到完整且保養良好的木製建築非常稀有。

    [9]Klaus Li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逍遙園位在臺灣高雄市新興區中東里,過去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西本願寺)第22代門主大谷光瑞的熱帶農莊、避寒與度假用的別墅,於2010年1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逍遙園於戰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1949年7月,農園土地與四座建築由「國防部陸海空軍第二總醫院」(陸軍802醫院)接收,作為軍眷之居住區,由院長命名為「行仁新村」,初期幾任院長均以逍遙園別邸作為官舍之用,但未曾擴建。
    日式風格建築🇯🇵免費參觀🆓政府有在經營,有文創商品跟導覽員還有因應疫情需要實名制戴口罩😷才可以入園,適合來參觀。

    [10]HuiChing關於歷史建築逍遙園的評價:

    「一棟塵封多年的歷史建築,
    一位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
    帶我們重回20世紀初東亞地區的風雲際會。」
    透過逍遙園的解說導覽,莊園與主人的故事都活靈活現地重返人間。大隱隱朝市,逍遙園是大谷Ohtani 桑在台避寒渡假villa ,他是日本華族、天皇連襟、佛教宗派法主,也是農林專家、政經專家、詩詞寫作家、旅遊冒險家…,不常在家,周遊列國 著作等身,真是羨慕他,自由自在 多才多藝 愛做啥就做啥。這棟奇特的日式木造建築範圍不大,入口處一棵醒目芒果樹🥭(土檨仔),室內設計低調奢華,木料之運用相當多樣化,融入西方風格 也帶有南洋亞熱帶風情畫,水池種著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的蓮花。全棟設有2座防空壕、7座樓梯、6口爐灶及流理台的廚房,光是廚房空間就有七道門🚪,感覺Ohtani桑的腦海充滿想法,是個奇才怪咖。而這段古蹟被發現 再修復的過程,創造出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老屋新生命 意義重大。我想:北埔姜阿新洋樓重現了‘茶金’歲月,菁寮老街的金德興中藥行是‘俗女養成‘的家,更早‘海角七號’捧紅過阿嘉的家…不勝枚舉,皆大大帶動了在地觀光,這逍遙園何不也來演一場!?具體再現一個時代的人物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