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活動內容
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 |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李剛齡 |
活動類型 | 展覽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4/01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07/09 |
主辦單位 |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桃園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
活動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太武新村22號 (慈光街與慈光一街轉角處) |
售票網站 | 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折扣資訊 | |
備註 | 文創科 |
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07/09 18:00:00
- 活動地點: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太武新村22號 (慈光街與慈光一街轉角處)
- 活動票價:
棲息時光-眷村女性特展活動地點
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方便,旁邊有一空地停車場
🚾乾淨,還有提供衛生紙。
飲食:有小餐車賣點心飲料,但很少。
休息區:有提供多處桌椅供休憩。
門票:Free
適合的遊客:情侶、學生、文青
不適合的遊客:吵吵鬧鬧的人
還有街頭藝人表演,在這裡如果不趕時間,沒有吵著要離開的家人朋友,真的可以待很久,很放鬆的地方。
這裡是早期為安置八二三砲戰後,駐防金門前線之軍官及其眷屬而規劃設計,並以金門地標「太武山」命名。
這麼清幽的環境,很慶幸有保留下來,不過還有一半建築均未修復,也期待越來越好。
希望有更多藝文店家入駐
太武新村 隱藏在大溪巷弄內
一個以823砲戰為主題的眷村
知名度沒有馬祖新村高 因此人潮真的不多
看著園區還有將近一大半還沒有整理完成
也還沒有完全開放 還蠻期待整個園區整修完成開放
這個太武新村主要訴求和平
展覽主題有圍繞著和平這個概念
和平發聲區 有一個互動的展覽
可以拿著一張紙 寫上自己願意為和平願意….
旁邊還有代表和平的鴿子貼紙 可以將紙貼在牆上
這個概念讓我想到日本的廣島
一樣傳達人們 和平 反戰的中心思想
太武新村 還有展覽著藝術家黃文瑄-我們的形狀
開看完我們的形狀攝影作品 她想要表達的蠻直接的
不會讓我看不懂
園區整個不是很大 慢慢逛其實蠻輕鬆的
應該還是有吃吃喝喝的店在過年期間沒有開
不然能在園區坐著喝飲料曬太陽蠻舒服的
園區二樓有不少平台可以俯視整個眷村
很多地方都一直出現823 這個數字
可見這個數字就是烙印在我們過去的歷史事件代表數字
自己覺得蠻好拍照的園區 每個角落可以細細品嘗
過去眷村的味道
有機會大家都可以來看看 特別是喜歡拍照的朋友
希望這裡能夠一直這樣人潮少
曾經的眷村,褪去了安置軍眷的角色,如今為文創園區,此地應是以金門823砲戰發生時保家衛國軍人們的眷舍,重新整理後的屋舍及文化內涵傳承以金門823砲戰省思為主题,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很不錯,眷村整理的很乾淨,在陽光明媚的午後來到空曠的園區散步真的很舒服。
這個眷村過去都是居住八二三砲戰的軍人與家眷,所以現場展覽策劃是將金門過去戰爭的痕跡與代表性建築濃縮在眷村裡,透過簡單易懂的介紹讓人們身歷其境。
介紹的爺爺說,這裡的眷村有兩層樓高,整體的裝潢已經算是當時很好的房子,總共有25棟,目前已經被拆到剩7棟,其中3棟當展區,另外4棟因為產權問題尚未整理。
現場除了展區外,還有咖啡廳、小餐館、茶房、工作室等。
以「藝術入村,和平發聲」之理念,除可感受眷村舊時氛圍,也不定期辦理特展、市集、講座及工作坊等活動。
1970年代在高中時,有同學家住太武新村,那時曾來過此處,相隔50年再度來此。一切都不同了,當年太武新村外圍都是空曠地,現在蓋滿房屋,太武新村大部分的建築都已拆除,只留下一個區塊修復為文創園區。園區目前尚在整修中,後側還有幾戶頹廢老屋不知未來是否也會納入整修?
太武新村整體規畫不錯,很用心的把一些老樹標示,如芒果樹、榕樹、白千層…等等,但是有兩棵個人認為最漂亮的濕地松卻沒有標示,希望能標示清楚好好保存。
近期走過幾處眷村文創園區,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設計規劃展示過於文青,進駐的的商店與餐飲與眷村完全沒有關係,這樣怎麼叫眷村文創呢?展示的不是以前的真實生活空間,拆掉許多舊建築,大樹成蔭一片寧靜祥和,讓年輕人以為眷村就是這樣,真實的眷村面貌是小而擁擠且吵雜(大多數的非將官級眷村),不到十坪的空間,住著一家數口,家戶內沒有廁所,必須到區塊內的公共廁所,沒有自來水須到後方公共井汲水使用,用煤油爐燒飯。要怎樣展示出眷村原有風貌?這是現在各文創團隊需要多思考的地方。
這條街不長,但是很有感覺。有八二三紀念館,也有人包肉粽。更有許多小攤子,週末還有樂團唱歌。 可以來逛逛,讓小孩體驗一下。
「太武新村」興建於民國53年,早期為安置八二三砲戰後駐防金門前線之軍官及其眷屬而規劃設計,並以金門地標「太武山」而命名。走在林蔭跟美式住宅間,可感受到當時將校官居住的清幽環境,經歷過炮戰的洗禮,經歷過與本島不同的生活環境,在前線保衛台灣,也換來我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很慶幸這麼美的建築保留下來,不過目前還有一半建築均未修復,也期待越來越好。
散步的環境維護的非常好,環境清幽非常適合散步欣賞舊時代的文物。還有一排還沒整理,雖然現在看起來像是新舊的差異,但是如果一起整理起來,陳設還原當時景象,或是讓真正的文創產業入住,一定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