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 – 新竹縣藝文活動

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活動內容

"「愛食麼个?」
一句簡單的日常對話,開啟客家女性忙碌的一天,巧手將食材轉化爲一道道佳餚,不僅串連起三代之間的情感,更傳承記憶中的老味道。本次策展以客家婦女的日常視角,透過客家阿婆到市場買賣、打粄、煮食、醃漬等等「灶頭鑊尾」的功夫,循四季時序,呈現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色,引領民眾品味客家飲食文化的精髓。並藉由新竹縣史館典藏文物、老照片與器物之美,烘托出五個單元:
市場篇|天濛光,跈阿婆去市場賣菜(天剛亮,跟祖母去市場賣菜)
粄食篇|有閒時,落灶下打粄食(有空的時候,進廚房做米食吃)
煮食篇|做鬧熱,辦桌請人客(廟會喜慶.準備豐盛菜餚請客)
醃漬篇|出日頭,晒鹹淡愛堵好(有太陽了,曬覆菜、蘿蔔乾濕度鹹度要剛好)
器物篇|今晡日,灶頭頂个好味道(今天,爐灶上的好味道)"

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活動類型展覽
活動起始日期2023/01/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0/29
主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
    活動縣市新竹縣
    活動地點名稱新竹縣縣史館
    活動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吳濁流路55號
    售票網站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售票網址
    活動來源網站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折扣資訊
    備註

    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活動場次資訊

    活動時間:2023/01/01 09:00:00
    • 結束時間:2023/10/29 17:00:00
    • 活動地點:新竹縣縣史館
    •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吳濁流路55號
    • 活動票價:

    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活動地點

    新竹縣縣史館|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1]Peter Pan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參加新竹縣文化局為文化工作者吳慶杰,舉辦《尋伯公:石板伯公田野調查的美麗書寫》新書發表會,分享多年調查及寫作《尋伯公》心得。
    慶杰兄是老朋友了,我們也曾跟著他尋訪伯公,欣賞石板土地公美學!投入石板伯公研究近30年的作者吳慶杰老師,在縣文化局縣史館大廳舉辦!
    慶杰兄指出,伯公(土地公)是客家人的心靈花園,蘊含客家的歷史、人文及祭祀空間美學,很有抓地力,近代因道路拓寬、土地開發正逐步消失中,希望藉這本書讓更多人看見客家。體驗人親、土親、客家親的客庄文化。
    縣長楊文科表示,他與吳慶杰老師是相識三十多年,從民國83年新竹科學園區三期工業區草創初期,合力為保護當地的伯公奔走,邀集企業捐資興建集福宮,成就科技發展與在地歷史文化保存的一段佳話。
    楊縣長指出,《尋伯公:石板伯公田野調查的美麗書寫》一書從客家庄的伯公信仰與日常切入,鋪陳客家文化所展現的生活意涵;而打石文化、口說歷史中的伯公、田野調查中的石板伯公,更是推動客家文化保存的重要典籍,可謂是「伯公下的文史典範」。
    文化局表示,石板伯公是傳統信仰的重要代表,過去一顆石、三顆立石以排位等簡單形制,就是一座村民供奉的伯公廟。打石師傅就地取溪石,劈石手鑿伯公廟、神像、祭台,巧手雕刻象徵福祿科第平安等裝飾圖樣。
    這些重要文史資料,盡在作者、也是文史工作者吳慶杰老師近二十年詳實的日野調查裡。現場也遇到了中央大學吳學明教授、永遠的主持人黃玉美及市民代表蔡雅瑄及任教中華大學時的同學,如今已獨立成家的文化工作者鄧毅中等!
    縣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從《尋伯公:石板伯公田野調查的美麗書寫》,可認識客家伯公信仰及石刻工藝之美,書中提供精彩的一手資料,也是初探新竹縣傳統伯公信仰的入門工具書,讓大眾瞭解客家地區深刻的人文內涵。
    她說,文化局發行文史研究叢書,由大學院校、文史學家與工作者者紀錄新竹縣地方文史之成果,是研究桃竹苗地區的重要參考文獻,近年來多部專書著作出版獲獎,成果斐然。
    新竹縣文史研究叢書出版相關訊息歡迎至本局官網、「新竹縣政府文化局」FB粉絲專頁、「新竹縣縣史館」FB粉絲專頁查詢,或電洽新竹縣縣史館03-5510201#713。

    [2]興Shin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今天參加講座活動第一次來,搭車到竹北車站再騎乘Youbike過來還蠻方便的。展場空間舒適。

    [3]kagomeq y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交通極其不便,遊客需要長途跋涉。令人費解的位置。兩顆星給展覽內容。

    [4]Mike Fatbat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來縣史館兩次
    都有意外的收穫
    一次是魏德聖導演的演講
    一次是溫美玉老師的工作坊
    都給我好大衝擊、好多靈感、好深的感動
    細心講解、溫暖分享和偉大願景
    真的醍醐灌頂
    加上館內融合設計美感和歷史傳承的佈置
    真的讓人有「長氣質」的感覺!
    原來新竹縣還有這麼棒的地方~~~
    以後要來多參加活動呀!

    [5]温斯清(螃蟹)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新竹縣的歷史。
    沒來還真的不知道勒……

    [6]文翔關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進入館中讓我能好好的認識新竹,到新竹玩這麼多次,從沒想過這裡的歷史人文是是這麼的豐富多元

    [7]wei choco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新竹縣縣史館主要功能為「收集」、「典藏」官方及民間的檔案史料。其建築理念結合了「客家圍樓」與「合院設計」概念;館內空間劃分六大主軸,分別是文獻閱讀、典藏中心、展示空間、研究修復、行政管理及服務空間 。 縣史館是新竹縣的接待大廳,在這裡可以知道過去、瞭解現在、思索未來,其功能除了成為鄉土教育中心、研究重鎮之外,並與義民廟、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建構為發揚傳統精神的客家文化鐵三角。旁邊就是新竹縣文化局跟演藝廳,是客家圓樓造型建築非常有特色。

    [8]Ann Cheung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很棒的展覽 應該要多宣傳喔

    [9]吳司宇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門口的公共藝術很有特色,是接觸新竹縣文史的好地方。

    [10]Shun-hsing Lee關於新竹縣縣史館的評價:

    不定時會有免費特展可看。雖不大但值得花時間去參觀。只是鮮少人知道可以進去參觀。
    近期再去參觀,發現固定展影音設備都沒有啟動,似乎是工作人員忘記開啟,志工們也不清楚原因,感覺有點不尊重參觀者,都已經很少人會進去參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