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活動內容
文化局於民國96年發包整修,於102年10月修復完成,著手進行展示規劃,於103年11月1日正式開園營運。館內配合書院氛圍,策畫鳳山、鳳儀書院及科舉歷史等展示,並呈現文昌祠祭祀空間,本場域為古蹟活化案例,非常值得您細細品味它的建築之美與文化歷史。
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 |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活動類型 | 展覽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1/01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12/31 |
主辦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高雄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鳳儀書院 |
活動地址 | 高雄市鳳山區013鄰鳳明街62號 |
售票網站 | 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折扣資訊 | 25元優惠票:1.一歲以上未滿六歲之兒童。2.六十五歲以上民眾。3.持有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4.持有本市低收入戶證明者。39元優待票:1.就讀國內各級學校之在校學生。2.團體人數20人以上。3.週六、週日及國定例假日入場之本市市民 免費入場:1.未滿一歲之兒童。2.持有身心障礙証明之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名。3.非國定例假日入場之本市市民。 |
備註 |
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12/31 17:30:00
- 活動地點:鳳儀書院
-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013鄰鳳明街62號
- 活動票價:優惠票+25;優待票+39;全票+66
市定古蹟鳳儀書院常設展活動地點
鳳儀書院|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位於城隍廟旁邊
平日來人蠻少的逛起來也比較清閒而且平日高雄市民免費入園參觀~
裡面有很多Q版小人物可供拍照 不單單只是介紹鳳儀書院整體看起來也比較活潑生動😆
裡面還有祭拜文昌帝君 可以來求個考運
從小遊戲當中還可以了解到以前當官的規則
這裡還有介紹從清朝的鳳山到如今的演變 地圖上每個都標示的很詳細
這裡地方雖然不大 但受益良多👍
位於城隍廟旁的鳳儀書院興建於1814年,於民國74年列為三級古蹟。由鳳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當年有屋舍37間,院內原祀文昌、奎昌、倉聖神位,並有桌椅,是古時生員求學歲試的場所,建築細節十分講究,也是現存全臺規模最大書院,書院門廳前的照壁和正門兩旁的石鼓,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在民國98年規畫整修後,的園區增設許多Q版塑像,並規畫2個展覽空間,提供書院歷史沿革與文物擺設等詳細介紹,寓教於樂。
(高雄旅遊網)
西元1814年(清嘉慶19年)當時的知縣為了興學而向民間募款興建了這座書院,於1823年(清道光3年)完成。
根據資料記載,書院共有房舍37間,並設有試院、敬字亭、及奎星樓,具有完整的規制。
1985年內政部將現存的照壁、講堂等建物指定為三級古蹟,2009年開始大規模整修,至2013年完成後,目前已經是臺灣現存書院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其中書院各處有仿製先人騎馬隊伍及讀書時的模樣的塑像,表情逗趣又有點寫實,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看看。
IG: t.p.f.v_1798
FB: 旅。拍。食。攝。1798
20220416到訪,剛好免門票(66元)
從台鐵鳳山站走路約十分鐘
1787年林爽文事件後,左營舊城內的屏山書院被毀,1814年在鳳山新城設立鳳儀書院。 日治時期先後變為日陸軍鳳山分院及鳳山郡役所,戰後成為變成出租給民眾居住,2005年起居民陸續搬移,2014年修復完成。
內有頭門、試院、左右學社、廳事及講堂。
頭門前的廣場有鳳山牛墟市集及鳳山知縣曹謹的Q版人型塑像;講堂及頭門間的廣場有Q版學生練武塑像,講堂內也有Q版的學生授課塑像。
左右學社分成四間展區,分別展示清朝至戰後,鳳山/鳳儀書院/清朝科舉制度,還設置號社,讓你體驗以前考生的環境,真辛苦。
環境很好,很好拍照,喜歡歷史的人可以待很久
高雄市民平日免費參觀(週六、週日及國定例假日需購票39元/人,非高雄市民69元/人,需驗證件)。
鳳儀書院是鳳山區最早的一所私人興辦的學校,是目前全台保存清朝古書院中規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所;內有許多Q版塑像,並規畫2個展覽空間,提供書院歷史沿革與文物擺設等詳細介紹,是個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學習兼遊樂的好地方!
雖然鳳儀書院算是高雄鳳山熱門景點,
但我是第一次拜訪,
需要購票入場,
如果有高雄市民身分證或是志工榮譽證,
可以有便宜票價唷!
書院是經過一番工夫復原的,
盡量保持原味的建築,
趣味的書院文武學生與曹公塑像,
讓人印象深刻。
後方有文昌帝君可以祈求與求籤,
右側有科舉考試的說明與互動設計,
左側則是鳳山新城的歷史介紹。
左右廂房也滿有趣的,
從中國風到西風東漸,
從日治到民國,總共有四種風格的八個房間,
供在茶苑消費滿額的民眾使用。
可以關閉門窗打開冷氣,
實在好享受。
遇上定時導覽的時段,
還可以跟著解說員的腳步
聽他說歷史故事和講解文化。
如果玩得太久,
廁所很乾淨!
感謝維護古蹟的人們啊,
我們玩得很開心!
鳳儀書院,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緊鄰鳳山城隍廟; 書院的名稱源自於「有鳳來儀」,象徵此處文風鼎盛,文采輝煌之意,是臺灣現存規模最大的書院。
清 嘉慶19年(1814)吳性誠攝理鳳山知縣,鑒於林爽文事件後縣治遷移至新城,卻遲遲未有文教組織,為了提振文風,乃向地方士紳倡建書院;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率先呼應,並獲得仕紳團體“奮社”的大力支持,在地方官員與紳民共同籌得資金之下,由張廷欽負責整體興建工程。書院落成時,奮社並將歷年累積之資產約四千餘元,捐充書院的膏火。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大力推廣新式教育體制,書院因而日漸沒落破敗。民國七十四年11月13日,經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後經高雄市文化局完成修復工程,並開放購票進入參觀,現為高雄市市定古蹟。
座落於現代鬧區裡的書院古蹟,不好停車但附近有收費停車場只需步行數分鐘即可到書院,需購票入內參觀但只要小小花費即可參觀先人的過往,蠻不錯的體驗
鳳儀書院是嘉慶年間1814年設立,為全台最大且最早的書院,102年才修復完工,停車不太方便,要找一下位置,高雄人出示身分證免錢,園區內有很多Q板人像,頭門處鳳山知縣曹謹、武科練舞群像、講堂的學生們。都很好拍也很有趣,從清嘉慶年間~戰後的台灣都有展間,也有介紹科舉、和書院歷史的展間,中間文昌祠可以拜拜祈求考試順利,是來到「鳳山新城」必參觀的景點。
古色古香;翻修後環境整潔清爽、建物保存狀況良好,很適合穿漢服到此參觀順便拍照取景。園區內還規劃有「考棚」…等空間,並設置Q版造型人偶重現當年科舉考試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