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活動內容
展覽分為四大展區,分別為「入口迎賓」、「五感客家」、「時光走廊」及「哈克森林」四大展區。「入口迎賓」區以輕盈明亮的布幔結合展覽主視覺進行了大型藝術裝置,給參觀的民眾帶來磅礡大氣的迎賓體驗,同時歡迎民眾佇足拍照打卡。
「五感客家」展區,結合五感經驗與戲劇觀賞的體驗模式:
「嗅覺展區」,觀眾在觀賞與「茶」相關的戲劇作品如2018梵體劇場《我歌我茶》的同時,展場內提供別具客家特色的東方美人茶香氛,邀請觀眾與表演者一同在苗栗客庄透過東方美人茶進行身體探索,並藉由表演者的肢體引導,與客籍作曲家鄧雨賢歌謠相呼應,從戲劇、舞蹈、吟唱擴充「嗅覺」想像,帶領觀眾悠遊佇足於展覽場域間,串連家鄉溯源的感懷。
「視覺展區」,設製了早期復古幻燈片觀看機,讓觀眾透過幻燈片沉浸於不同年代的戲劇演示中,如與差事劇團-《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一同回到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的現場,觀眾拿起手機掃描展覽QRcode觀看戲劇作品,進入主角「范天寒」1950年代客家農民子弟生活樣貌,一同高喊「我是客家人;我說客家話」,在演員以身體逼問、質問所形成的表演中,觀展者重新審視歷史,並藉以反思現代社會下文化與族群相關議題。
「聽覺展區」,觀眾得以拿起全罩式耳機,或是插入自己的隨身耳機,聆聽一場具有當代性最富「都會客家」特色的演唱會如2018年中心辦理的《天空又落水》演唱會,感受多次入圍金鐘獎的客家音樂創作人-謝宇威的悠揚歌聲,搭配影像的呈現,觀眾彷彿親臨演唱會現場。
除了體驗裝置外,展覽也挑戰利用影像傳達「觸覺」與「味覺」感官故事。「觸覺展區」透過視覺畫面的引導,勾勒出戲劇��舞蹈表演中身體感知的觸覺記憶,感受舞台上表演者對身體的掌控;此外藉由陳家聲工作室-《藍衫之下》戲劇作品的欣賞,碰撞客家女性:女孩、媽媽、媳婦等角色的身分認同問題,觸碰屬於每位女性的身體印記。
「味覺展區」,帶領觀眾從味蕾出發串聯故鄉的記憶與情感,展場的紀錄片帶領觀眾探訪台北地區的「客家美食」攤商,透過與攤商的對談,訴說過去到當代客家飲食脈絡的變化及建構,並勾起客家子弟的思念,與齊聚一堂劇團 《阿婆遺失的味緒菜譜》劇情相呼應,從美食脈絡談起當代客家文化的世代傳承議題。
期盼在「五感客家」展區以劇場熟悉的暗場環境,誘發觀眾五感與戲劇的多重體驗,進入五場(種)不同氛圍的劇場空間。
「時光走廊」展區以時序性年表的方式,呈現中心近五年的精選作品,邀請民眾一同回顧中心的過去與未來,邀請不同世代族群一同探索及認同,指認屬於不同世
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 |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
活動類型 | 展覽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1/01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12/31 |
主辦單位 | 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臺北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活動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2號 |
售票網站 | 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折扣資訊 | |
備註 |
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12/31 18:00:00
- 活動地點: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2號
- 活動票價:
客家音樂戲劇中「五感客家」活動地點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位置稍微有點偏遠
有停車場不知道有沒有機車的
叮州路的十字路口對行人又不是很友善
整體交通不是很方便
公園空間不小,不過就是平常散散步可以去而已
有很多種植的園藝,第一次看很不錯,雖然有些半死不活的,希望可以有牌子介紹會更好,不然就有點枉費特別規劃園藝區的感覺
中央廣場的樹木極度稀少,如果天氣熱真的沒辦法再那邊遊玩
剛好旁邊正在整修所以看起來整體又更狹小了一些
周圍有一些樹木還算不錯但是希望可以更多
裡面有個鳥籠養了兩隻鳥不過看起來沒有受到妥善的照顧,水都很髒
覺得平時沒什麼好去的
可能有活動的時候再去看看比較有價值
這處『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座落在新店溪畔不顯眼的地方,園區內可提供小朋友體驗農趣的一些設施,尤其是小橋、小溪流、梯田等,更是拍照的不錯場景,田裡的小學生課桌椅,更是讓人眼睛一亮;此公園規模不大,但偶而來這裡走走也可享受遠離塵囂的樂趣!
位於台北市城南,汀州路、師大路口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所在位置前身為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於2008年9月17日閉館後,原址移交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經翻修後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園。園區佔地約4公頃,無論從室內展館到室外園區規劃、軟體硬體各方面,都可以看得出對客家文化介紹與保存的竭力用心。
如果想要一次深度了解客家文化,建議先上網站查詢每週一場、或週六或週日的免費定時導覽(時間10:30-11:20),仙人指路不如專家帶路,聽完導覽後,再自己慢賞慢學。目前導覽志工不足,免費導覽場次很少。
如自主學習,建議先大致逛逛室外園區,再進入主題文化館。室外園區重點入下:
1.敬字亭:客家人勤耕雨讀,惜文重字,有文字的書籍紙張不能隨意亂丟,得集中焚化,以示尊敬。敬字亭在文化館外高聳可人的客家女人「島上的女人樹」旁,她「這尊」是從台北燈會松菸後方水池移來此處。
2.伯公亭:客家人習慣稱土地公、福德正神為伯公,伯公像是家中親人長輩和藹近人,保佑大家,賜福平安。
3.茶山水田、生態溝渠:這裡有微型梯田、大水車,也是園區拍照最生動的地方。能在都市內真切感受體驗農事活動,真是太神奇了。水稻田開放認養,園區也會依時序,不定期舉辦農事活動、食農教育,很適合機關團體前來學習。
客家文化中心2樓是常設舘,有四個主體展間,以平面文牆、立體實物或模型(雲火龍、方口獅、佳冬羅屋夥房建築模型等)及多媒體展示,多元呈現客家文化。此處是最最重要的参觀點。還有客家服拍照體驗區、兒童圖書遊憩區。
3樓是當代藝術空間、5樓是當代展覽館,均不定期布展開放参觀,這部分會看到什麼樣的展覽各隨緣份。4樓是行政辦公室。
來到客家文化中心,每個樓層都有大型飲水機、乾淨的化妝室,感覺很貼心和放心。
文化館1樓一隅有小咖啡廳,提供各種專業咖啡和簡單的餐食、糕點、茶品、鮮果昔。文化館旁另一個「客庄生活館」是間客家菜餐廳「甘家伙房」,非常受歡迎!餐廳僅於用餐時間開放,以團體或多人的桌餐為主。個人的話通常是點客家鹹湯圓或板條當便餐,因為一個人無法吃那麼多,但仍然可以點菜,只要有荷包、胃口旺旺。
自主學習型訪客如全區参觀,建議至少停留2小時以上,一般訪客約60-90分鐘。
這裡夜間格外寧靜美麗,跨堤平台、茶山水田氣氛很浪漫,臨水的園區夜間也涼爽很多,日間無閒的朋友,推薦夜間來此散步運動。
這個客家園區,前些時間經過修整,最近才去參觀,整個格局稍有不同,主要是有一個可供展覽的大樓,一共有五層樓,除了4樓是行政區域,每一層都有他的特點,這次去正好看到一些展覽,另外1樓有一個可供吃飯的中餐廳,有一個小小的喝咖啡的地方另外也有賣客家的一些產品,當然整個還是他的園區連著河濱公園走過去是個很好的休閒場所。
2022-0422到訪,今天剛好有市集非常熱鬧,園區裡面有草原,表演區,戲棚還有梯田菜園,可以享受都市農家樂,建築物裡面也有常設咖啡廳,高架步行道路直接通往河濱公園值得ㄧ遊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台北中正。
公園戶外區,有用竹編的天幕、「島上的女人樹」裝置藝術、520.1314愛的經緯度的裝置藝術,甚至還能觀賞農家田園景緻。
客家文化中心裡則陳列了客家生活文化。
-----------------------------🌟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
⭐營業日期:戶外24小時開放,室內週二~週日09:00~18:00。(週一公休)
⭐門票:免費。
⭐北捷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延師大路步行約5分鐘。
-----------------------------------------------------------------------------------------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客家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客家公園 #台北一日遊
#台北景點 #台北 #中正景點 #中正 #台北公園
#好想去台北景點 #台北旅遊 #台北輕旅行
整修好了,還不錯
空間寬敞
但室內展區靜態陳設居多,可惜沒有互動體驗的設計,少了生動性
(飄雨沒有好好拍到戶外區)
還不錯 但維修很久
土砂很多 廁所沒有蓋好
洗手台 飲水機都沒有
園區規劃有想法但很簡陋
希望重新整理完會更好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乃是客家文化和親子休閒生態相結合場地,有寬敞的綠地和生態水車,茶山水田,還可以騎車到河濱公園玩。此地更是寓教於樂、教學認識客家文化園區。
每次前往古亭河濱花海時都會借道客家文化園區公園,這間公園有大樹、有反應古時候客家人生活的銅像、有數條步道穿過公園、有個小池塘,還有很多片附近居民認養的菜田,風景可愛,生態豐富,池塘裡還有近滅絕的台灣萍蓬草復育,四月還可以來賞桐花,是個散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