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活動內容
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 |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華民國)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
活動類型 | 展覽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1/01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09/17 |
主辦單位 | 新北市政府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新北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
活動地址 | 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
售票網站 | 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折扣資訊 | 免票對象:(1)設籍於新北市之市民 (2)年滿65歲以上及未滿12歲之國民 (3)年滿55歲以上之原住民族國民 (4)就讀國內各級學校之在學學生 (5)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1人 (6)持有低收入戶證明者 (7)持有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本人 (8)持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之會員 |
備註 |
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09/17 17:00:00
- 活動地點: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 地址: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 活動票價:全票+80;門票+80元
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活動地點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這是一個幾乎完全室內型的博物館,入口旁的停車位不多,周圍的公共停車空間還算夠!但是走到門口也是有一小段路喔!而且早上是向陽方向,中午過後有樹蔭^^
門票80元,新北市民、12歲以下、75歲以上或是學生都免費。
建議行程可以安排40分鐘到1個半小時左右,應該可以看個大概^^
飲水機、廁所等也很方便,買完票在展場入口左邊就會發現^^
館內有展示考古挖掘場地的模擬示意圖,幾可亂真,問過官方後,解說人員說都不是真的骨骸,不用擔心^^
另外有一些些小小孩可以玩的互動遊戲、玩具,不過真的就是一些些而已喔!
館內高處有一個展示廊道,視野可以看到鄰近的遺址所在地!
位置可謂絕佳^^
另外有一個空間有看到藝術家的金屬工藝展示,可能會定期換展吧!?
是否很好奇一旁的陶壺裝建築是甚麼呢?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汙水處理,但是味道以我去的當下似乎還好就是^^
整體規劃還不錯,下雨天帶小孩學習參訪算是有價值的,12歲以下免門票,VR遊戲要12歲以上。展區內容雖然豐富,但有些地方反而顯得單調;DIY活動可以讓小朋友動動手。頂樓參觀路線可以加強規劃,如果順路出來到網美拍照樓梯的話,就直接出到館外了,結束的會有「虎頭蛇尾」,也懶得再回到館內參訪了。
最大的缺點,就是交通太不方便了。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從關渡捷運站搭公車,有紅13、紅22兩條路線,其中紅22到站後要再走約10分鐘路程,紅22班次很多,但不知為何在app上面的顯示很不穩定,常常顯示還有30分鐘以上,結果突然就變成5分鐘後就來了。公車中間經過八里渡船頭一帶人潮比較多,會小塞一陣,其他地方都算順暢,車程大約20分鐘。
博物館的外觀很特別,裡面的動線設計也有巧思,整體展覽是以小孩子取向為主,都是用卡通紙版方式呈現說明,文物遺址類型的展覽可能比較不容易呈現,整體看完後覺得資訊蠻零碎的,對於十三行文化還是停留在國中課本,沒有辦法更有組織地進一步認知。
位在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是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開館初期有不少文物展出,與眾多博物館相比也很有特色,建築本身也很漂亮。但是多年後再訪,這邊的文物展覽變少了,空出空間來做VR互動展,內容變得淺顯,似乎客層調整為兒童、親子,已經不是為一般民眾而設計,建築還是很美,但是展出內容薄弱不少,很可惜。希望之後還有計畫再調整展品與主題的深度,讓這個博物館繼續精彩。
成人票80元,65歲以上免費入館。很多可以動手實作的展示,還有互動式的角色扮演,蠻有趣的,適合帶小朋友學習考古及原住民的生活與歷史。
缺點是停車場有點距離,大熱天從停車場走到大門就覺得快中暑了,還好館內有飲水機。
博物館建築物本身外觀就很有特色及設計感,內部動線與展覽內容,也很能展現出十三行遺址的考古過程與成果,室外更有廣闊的草坪空間可以休閒運動,停車規劃空間也不少,非常適合全家來此渡過寓教於樂的美好時光。
新北市民和兒童未滿十二歲
可以免費入場,有些適合小孩子的活動,也有許多厠所,風景也很好。
疫情之下人潮不多,帶小孩認識考古、地質、文化不錯的選擇,展出用心,服務人員也用心,但展場規劃及說明應該可以更好一些。DIY的活動要先跟櫃檯登記,場次內容分成兩種,報名時宜先了解安排,帶活動的人員耐心專業。
20220115 第一次來, 作為今年第一旅的第一個停靠點. 走台 61 一路向北, 陽光配海景, 免去國一的車潮與通行費, 非常愜意, 這裡就在台 61 交流道旁. 館內可看可吃可買的東西不多, VR 體驗一定要使用才有值回票價的感覺 (NT.80). 館外的造景還不錯, 可以走走拍拍照. 這裡是所謂的八里左岸, 行程上可串十三行公園, 八里老街, 坐渡輪去淡水老街, 可玩上大半天. 走關渡大橋進台北市, 淡水河景配夕陽是永遠都令人驚艷的.
完整保存十三行遺跡的優質博物館
歷史軌跡的刻畫—十三行遺址發現經過
十三行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1957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出土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1,800~500年前,屬於臺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之一。
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仍然是個謎,只是從一些證據看來,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
至於為什麼將它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呢?根據考古學習慣,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新北市八里區頂罟里的別名為「十三行庄」,又相傳在清朝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所以大家就將這裡稱做「十三行」,但也有學者主張「十三行」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
考古學是一門相當倚賴「證據」的學科,有多少證據就推論多少的事情,因此十三行遺址的發現,可以說是臺灣史上的大事,它讓這塊島嶼的歷史軌跡更加清晰。
先民足跡的溯尋—十三行人的日常生活
遙想看看,一千多年前這群依山傍水的十三行人,每天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