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活動內容
看著因時間留下的產物(眷村、照片),感覺和它們之間隔了一道無形的牆,我想這也算是模糊的一種,模糊在此刻好像有了不同於體感上的力量。
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基本資訊
活動名稱 | 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 |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呂宇翰 |
活動類型 | 展覽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3/05/04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3/07/02 |
主辦單位 |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協辦單位 | |
活動縣市 | 桃園市 |
活動地點名稱 |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
活動地址 | 桃園市中壢區馬祖新村11~20號 |
售票網站 | 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售票網址 |
活動來源網站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折扣資訊 | |
備註 | 文創科 |
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活動場次資訊
- 結束時間:2023/07/02 18:00:00
- 活動地點: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馬祖新村11~20號
- 活動票價:
元創眷永˙新星藝展:模糊 DOUBLE TAKE 呂宇翰個展活動地點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活動地點相關分享
眷村改建的文創園區,裡面盡可能的保留了原始建築及當時家飾擺設樣貌,可以從擺設、展品看到一些歷史故事。
屬於免費參觀的園區,但是設備看起來都有維護跟清潔打掃。戶外空間蠻適合溜小孩跟寵物,室內空間除了固定的展區空間,有時候可能還會有不定期的主題展(這次來是看到眷村胡爺爺的故事,還有他的書法作品),另外園區內也有一些美食餐廳、咖啡廳、手作體驗商家進駐,肚子餓了還有東西可以吃。
馬村故事館展區內有一名認真的男志工,非常熱情地向參觀者主動介紹歷史故事,還有一些展品的說明,說的很詳盡,沒有付費的情況下,介紹的那麼詳細,覺得非常有誠意~ 逛下來不會無聊,搭配解說能更完整的理解眷村歷史的意義,是一個假日閒晃參觀的好去處
這裡唯一的缺點是停車非常不方便,附近小巷子內雖有停車場,但是位置很少、一位難求,都要繞很久才能找到位置,非常碰運氣,建議找找馬路上的停車格,再步行至園區
一、歴史源起
這裡曾經住著10位將軍,故有「桃園將軍村」之別稱。
馬祖新村建於1957年,是國民政府遷台後,為了穩定馬祖前線將士軍心,蔣中正赴馬祖視察時,允諾時任馬祖指揮官華心權上將協助安置官兵在台軍眷,嗣經蔣宋美齡為首的婦聯會多方募款籌資興建。居民從原規劃的76戶,擴大增建至200餘戶,除了眷舍外,後來陸續增建社區公園、禮堂、草坪、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近年來因應國防部眷村改建計劃,2004年居民陸續遷村完畢,文化局保留其中44戶眷舍,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2012年獲國防部選定為全台灣13處眷村文化保存園區之一。是繼台北市信義區「四四南村」之後,第2個以「文化資產保護法」保存的眷村。現在則規劃作為眷村博物館、在地文創及藝文展覽空間使用。
二、建築特色
馬祖新村與其他眷村的建築風格有著顯著差異。秉持以人為主的概念,搭配美式庭院設計。眷舍配置以「悅心亭」為中心,呈棋盤式放射狀展開。屋脊上如有「星星圖騰」的房舍,即曾經是將軍的故居,但這些星星多半是修繕時仿舊新造的,因舊時屋脊上的星星已嚴重風化毀損。黑瓦、磚牆、紅門白條、綠窗框,是極具特色的建築。
三、参訪建議
園區格局方正,像個正方形。正中間是個仿古的六角亭,名喚「悅心亭」,亭子上方有中國古典八仙彩繪圖。若以悅心亭作縱向及橫向切分成四區塊,有點像「田字型」而分成4區。
建議参觀順序:
1 .[馬祖新村故事館]位於園區入口右前方,原是磚造獨棟甲種眷舍,為眷村軍階最高者徐培清將軍與其夫人蔣明玉的故居,蔣明玉夫人曾被軍方指派為村長,亦是馬祖新村幼兒園創辦人。
這裡的教育解說佈置相當完善,從馬祖新村的誕生起,分5個階段介紹此地的發展歴程、眷村生活日常及眷村故事。現場有志工人員,有問題都可以詢問,亦有紀念章戳及名信片供民眾自取使用。
2 .[眷村書房]入口在園區大門外,要從入口外右側進入。這裡收藏著與眷村有關的書籍,書房內有兩個溫馨雅緻的小客廳,供民眾閱讀休憩。此處自成一區,眷村書房外的綠草坪,在藍天的映襯下,有種格外悠然的靜美。
3.[馬村隱園民宿]在田字型的右後區,是北台灣唯一的眷村主題特色民宿。民宿為瓦厝式建築,黑瓦、磚牆、紅燈籠、綠窗櫺、灰泥牆...,確實是現代極少見的建築搭色,突顯了此處歴經歲月的古韻。民宿有2間雙人房,1間4人房,含客廳前後院廚房近80坪,2人即可包棟,民宿一天只接待1組客人。住宿費3280元起,一般訂房網站亦可查詢訂房。
4.[文創藝術餐飲商家],進駐園區約有18家,但每間商家營業時間不同,如果喜歡熱鬧、想全部参觀的朋友,建議週五六日再來。大致來說平日上午是最清靜的時選,店家開得也最少,適合喜歡安靜悠閒的朋友。推薦[達令大林創意冰品]每日10-18時營業,堅持手作、天然食材、減糖健康取向,11款手作冰棒均50元、滷豆干1份60元。商店布置巧思很適合拍照。
四、参觀資訊
週二至週日9-18時免費開放,每週一公休。
馬祖新村文化園區入口在桃園市中壢區龍清街116巷上,園區入口對面兩側都有停車場,即龍吉二街這一側和龍清街這一側,兩側各可供15-20台自小客車停放,每小時收費20元,不過好像沒看收費人員在開停車單,也沒有管制閘門。
參訪時間約1小時,若閒閒無事,也可以佇足園區享受一整個早上或下午的漫遊時光。
園區頗大,保存著眷村的風景以及環境!適合散步遛小孩,附近停車方便,區內有好幾間手作店家可以參觀或參與,也有幾家小店可以吃點東西,很適合來拍照懷舊!
適合帶1950年以前出生的長輩來。對他們一定充滿回憶。我自己也非常喜歡。外面停車位沒有很多。村內提供的廁所非常有特色也很乾淨。有些展出的內容好像會調整。但是駐點的商店是固定的。愛拍照的人這裡可以待上2小時沒問題。不愛拍張的可能是半小時內就走完了。
馬祖新村的由來並不是因為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而是安置駐守在前面官兵眷屬而設立。眷村文化在歷史的軌跡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建築聚落與人文風情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氣息。
馬祖新村也是繼四四南村之後,全國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有別於其他的眷村,馬祖新村以「類博物館」的形式重新與大家見面。
村內保存著許多原有的特色建築物,也經過設展的方式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眷村文化,在這邊除了能夠知曉眷村的歷史沿革與當時的生活方式,也有幾處餐廳可供大家休憩,假日也不定時會有表演、導覽以及市集,為眷村注入許多新鮮的氣息,也帶來更多的遊客前往了解此處。
尤其是樂桃陶這間店家,門口用著粉筆黑板寫著菜單,其中最多遊客會購買的東西是「馬村餅」。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在馬祖新村內賣的「柴燒窯烤餅」,這是每日限量的商品,而且一周只有營業三天呢~是不是讓人來訪就會想要吃看看呢?
走出新村,對面還有中壢光影電影館,裡面不定時會介紹跟電影相關的資訊,前段時間造訪時正在展覽武俠電影先驅胡金銓的俠義特展,邀請大家目睹從前的武俠美學。另外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影展,放映許多相當值得一看的電影,若有興趣記得先上網索票,免得難得到來卻無法觀影。
園區占地不大,充滿著眷村濃濃的氣息,適合放鬆走走的好去處。唯獨周遭停車不太方便,車位不多,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找車位。
保留眷村文化及建築
結合文創藝品、小吃、美食
也有眷村民宿 很特別
不會過於商業化
像是街坊鄰居
一起在庭院散步的感覺
環境很舒適愜意
園區內也設有哺乳室
廁所也很多間很方便
周邊有中壢光影電影館
有影片播放、童書閱讀
門票:無
停車:附近很多路邊停車 算方便
園區不大,慢慢走走看些眷村的老故事,吃吃小點心,很舒服。它不像一些大眷村過多的商業化,儘管是商家也盡可能保留原有的陳設,園內也有民宿,今日來訪正好有客人入住,無法入內參觀。
附近停車,多走個200公尺,路邊有停車位,停後去拜訪被保存下來的眷村建築、文創園區。
走在裡面,冬季的午後享受暖暖的陽光,可以感覺到一種平靜,又有許多小創意讚值得我們去開發。
平常日去很幽靜可以慢慢享受悠閒,回味以前眷村文化和品味故人風情,還有有一些文創商品和手工冰棒可以吃,無添加人工香料微甜很健康,還有民宿可以住但當日跟友人去走走消食所以沒有住,園區雖不大但可以讓人回味舊時光。
這裡是由馬祖來的前人所建立的,雖然馬祖沒去過,但馬祖新村當然要來看看。
停車很方便,而且位於靜謐的小巷子內,車不多,園區內人文豐富,可以看到以前的人真實的居住狀況,院子很小,但感覺很有人情味,有些房子改為餐廳,但餐廳經營時間以假日和假日前一天為主,平日來會遇到休息的時間。
還有diy教室,電影室等,另外要體驗住眷村的話,園區還提供眷村民宿,而且是寵物友善,實在太貼心了。
假日有市集活動,很熱鬧。這裡值得逛個半天,且就位於市中心,推薦!